•D同学新加坡高中 MBBS2024Entry(2022.10月学员)
•OFFER:Glasgow, Sheffield, Manchester, Dundee ,Queen Mary
•ALevel:A*A*A
•实习:新加坡医院两项,BSMSonline shadowing programme
•研究:新加坡国立大学抗生素废水处理研究项目在SCI期刊发表
•UCAT:2990Band1(提早10个月准备)
•成功关键因素总结:做好前期规划、尽早发现需要提前准备的部分、不要被纸面上的难度给吓跑,也不要因为没有先例而不敢尝试。
•老师寄语:D同学非常开朗乐观,心态很稳,适应能力强;在沟通学习中都体现了好医生潜质的雏形,能按照计划达成目标,非常高兴她拿到了所有英国的录取,4个医学院,1个牙医学院。也预祝她在Glasgow学习生活顺利,最终成为能独挡一面的好医生。
自我介绍
大家好我是小D,平时是一个不太正经,自带幽默感的同学。我国内初中毕业后,拿奖学金前往新加坡读完高中。作为24fall选手,我申请了英国,欧洲,新加坡多所医学院,最后获得了Glasgow,Sheffield,Manchester等医学/牙医学院的offer。
攻读医学院的初衷
想读医学院是初中开始埋下的种子。自己一直对生物和化学比较感兴趣,但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,也曾经思考过做科研。初中时偶然开始了解医生这个职业,对无国界医生这个组织心生向往。总体来说,我觉得医生还是很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的,工作内容让我有兴奋感,所以就把目标定在考取医学院啦!
规划
其实某种程度上我的医学院申请规划并不算很成功,属于给自己挖了不少坑,其主要原因还是我在前期对入学要求了解得不够深入。比如我中学阶段(GCSE)没有选修生物,导致我可选的学校数量就少了很多。(像Nottingham,Cardiff, Edinburgh等学校都要求GCSE Biology。)为了能报考更多的医学院,我在ALevel阶段选修了生物,但由于没有中学的学习背景,学的也有点吃力。建议有意向报考医学院的同学要在GCSE阶段开始规划选课,数学,化学和生物最好都选,以避免踩坑。
高中两年我过得非常充实。学校假期的时候,我在新加坡本地的两所公立医院申请了shadowing programme,也参加了英国的BSMSonline shadowing programme.同时,我也参加了国内阿思丹组织的一些学科竞赛,诸如BBO,UKChO之类,取得了一些小奖,也丰富了课外知识。科学研究方面,我参加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一个关于抗生素废水处理的研究项目,有幸遇到了特别好的导师和特别给力的队友,使论文被发表在了很不错的期刊上,也算是给申请锦上添花了。但我觉得最主要的收获还是在参加科研项目时学到的新技能和criticalthinking skills,这对我以后的学术生涯也是影响深远的。
因为我有毕业后回新加坡行医的想法,所以我的选校限定在了新加坡SMC承认的医学院名单中。我把名单中的医学院按UCAT和BMAT分类,再把UCAT学校按使用GCSE和UCAT的方法进行分类,为后续择校做准备。
由于新加坡高中学校是1月开学,11月大考,BMAT的考试时间和我的大考准备时间刚好撞车。为了不分心,我选择了只报考UCAT学校。毕竟Every medical school is good嘛!最终我根据我获得的2990Band 1的成绩选择了Sheffield,Glasgow,Queen Mary,Dundee的Medicine和Manchester的Dentistry,目的是收获尽可能多的面试机会。事实证明,这个决策确实是不错的。
UCAT考试心得
UCAT备考期间可谓是我去年心理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。和BMAT相比,我选择UCAT的主要原因除了BMAT和大考时间冲突外,还因为UCAT是当场出分的,我可以根据已有成绩作出更理性的抉择,减少了赌博的成分。但相比于BMAT,UCAT考察的内容也更加难准备,对心理素质挑战更大。我是提前大半年开始真正学习UCAT的,刷题主要使用Medify的题库和1300那本书。大概时间线如下:
22年11-12月:每天花20-30分钟熟悉题型,用1300那本书,先做untimed practice;找英文文章来做Summary,以提高VR的阅读速度。
23年1-5月:每天用Medify做适量TimedPractice,主要是AR提高刷题量来找规律,VR提高阅读速度。
23年6月-7月底:真正开始高强度训练UCAT,基本上能保持2-3天一套题,隔天总结+小练的强度。
23年8月初:开始做官网题库+4套模拟卷,加以总结。
23年8月11日:正式考试
我在考试前一天没有继续刷题,而是又温习了一下每个板块的考试技巧,比如田老师给的AR和SJT的Summary。考试当天,新加坡的考场氛围还是比较放松的,有效缓解了我紧张的情绪。实际考试的难度其实和平时的练习没有很大差别,最后的成绩也属于我平时的水平,算是正常发挥了。至此,申请路上的一大难关就被克服了,接下来就是选校+大考+面试的准备。
面试
英国的医学院在11月上旬开始陆陆续续发面试,一直会持续到来年2月。我个人也陆续顺利收到了我报的5所学校的面试邀请。在12月1日考完大考后,我开始集中精力和老师准备面试。先准备一些共性问题,比如GoodDoctor Qualities, GMC knowledge, Ethical Principles等,然后根据每个学校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分开准备,比如TeachingStyle, Curriculum Design等。
在我的学校中,Dundee,Sheffield和Manchester是MMI形式,Glasgow和QueenMary是Panel Interview。MMI节奏比较快,需要在较短时间(5分钟左右)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,在短时间内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;每个section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。Panel Interview的紧凑感就相对少了一些。网上面试体验下来,我个人还是更擅长PanelInterview的形式,能让我更自然,更轻松地和面试官交流。当然,MMI也不难,只要把NHS和自身情况了解透彻,放轻松,做自己就好了。面试的时候也可以感觉一下自己和学校的Vibe是不是契合,最后选择offer的时候可以选和自己节奏最符合的学校。
我也参加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的线下MMI面试。线下的面试和线上还是有很多不同,尤其是角色扮演时,是真正和面试官面对面。这对于肢体动作,表情等非语言表达的要求会更高。我个人在这场线下MMI中发挥得不是很好,没能进入到新加坡本地的医学院,也是我申请季的一个遗憾。不过,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,也许换个国家学习会收获到很不一样的风景!
最终的选择
权衡之下,我最终选择了Glasgow的医学院。首先是因为他在英国也算一所top medical school了,而且他的spirallearning curriculum也非常吸引我。当然,学校主楼神似哈利波特里Hogwarts的设计也是吸引我这个哈迷的一大原因。希望我能在魔法学校的医学院里顺利完成学业吧!
寄语
在申请医学院的过程中,尤其是申请前期,我其实走了不少弯路,在寻求帮助的过程中也常常碰壁。但我总有一种莫名的自信,觉得自己最后一定可以得偿所愿。也许就是这种奇特的吸引力法则让我在申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鼓励。希望有梦想的学弟学妹们不要被纸面上的难度给吓跑,也不要因为没有先例而不敢尝试。毕竟,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?Noharm trying!